前几年,我几乎每天阅读,隔三差五写随笔。为了鼓励学生写日记,我经常分享我的日记给孩子们看。而教孩子们写读后感时,也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观后感给他们做范文,让他们从中总结读后感的写法。现列举我的三篇课堂范文如下:
好书推荐(一):梅里美和卡夫卡
这几天在读梅里美和卡夫卡。
一口气读完了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八篇中短篇小说。可以说,这是我看得最快最认真的一位外国作家的文章了。梅里美的小说引人入胜,故事性极强,而情节的神秘莫测、惊心刺激,在我看来,甚至超过了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对我的诱惑。每篇小说中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,古老生动的异域风光,都真切而异常地刻进我的脑海。《卡门》《熊人洛奇》《科隆巴》《伊勒的维纳斯》,这些作品塑造的不凡人物,描述的神秘现象,给我带来现代读本里没有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,我手不释卷。
接着读卡夫卡。卡夫卡的作品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过,但那时不懂。年青时不懂卡夫卡,来深圳以前,也是不懂卡夫卡的。现在懂了,在深圳紧张而高效的工作环境里,我有了生存的危机感,因此懂了他的每一篇作品。正如文集前言中所说,“荒诞也好,离奇也好,都是现实世界的反映。大多数人都是孤独、愤懑而恐惧的,卡夫卡要说的就是这个”。
刚来深圳时,有天做梦,梦里有朋友告诉我,说家乡现在换了一个新市长,将拥挤多灰的小城改建了,人们居住在绿化很美的生活小区,有随处可坐的木椅,冬天能尽情晒太阳。醒来后,我对那句“冬天能尽情晒太阳”念念不忘。和煦的暖阳里,穿着厚棉袄悠闲地晒太阳,在老家,每一个日子都是轻松舒适的!我是喜欢深圳的,而深圳太咄咄逼人了,容不得我发呆拖延。现在的我,读《变形记》,终于理解了主人公萨姆沙的焦心。即使自己变成甲虫了,他还挣扎着想克服一切困难赶紧去上班,害怕因迟到而被公司指责和辞退。萨姆沙大量的心理活动,都是在担忧工作的丢失和家庭面临的困苦之上。开篇第一句就是:“一天早晨,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”,是的,白天再怎么繁忙,黑夜带给他的仍是不安和烦心,生活中忧患时时存在,我感同身受。
读卡夫卡,虽然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,但我喜欢读他。
学生讨论了这篇读后感后,从中体会到: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感受,这样既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,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,同时可以使内容充实、篇幅更长。很多同学苦于读后感的字数不够,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,字数问题可以解决一些了。
好书推荐(二):萧红的《蹲在洋车上》
有一篇散文,写得非常好,是我十来岁时看过的,印象特别深。参加工作后,多次想找到这篇文章念给我的学生听,无奈没有记住作者是谁,题目也不甚清楚,就没能如愿。我常常会想到这篇文章,里面的一两个细节尤其深刻。 昨天无意中翻看萧红的文集,竟找到了,一时大喜。我赶紧推荐女儿看,她二三分钟就看完了,我很不满意。我觉得好的作品是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,浮光掠影地浏览,不能领悟作品的魅力。
今天我将书带到学校,推荐给我的学生看。同学们很安静,听得也很专注。
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:童年的“我”想要一个新的皮球,祖母每次上街前都许诺给“我”买一个,从四岁说到六岁,祖母一直没有给“我”买回来。于是有一天,“我”自己上街去买皮球,走着走着就迷路了。一个好心的人力车夫送“我”回家,并友好和善地和我说笑。“我”因为淘气,还因为祖母讲过一个乡巴佬坐洋车的笑话,就故意蹲在洋车的踏板上,想逗引家人发笑。由于惯性,车停后,我从洋车上滑了下来。“我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祖父不但不感谢车夫,不但不给车费,还以为“我”受了欺侮竟粗暴地向车夫动了手,“我”不禁愤愤然了,祖父却理直气壮地说:“有钱的孩子是不受什么气的!”尽管在作者眼里,祖父是她生命中最亲近的人,此后,“无论祖父对我怎样疼爱,心里总是生着隔膜。”
每读到关键的地方,怕学生不理解,我会把重点语句反复读几遍,最后谈了自己的体会:这篇文章,虽然有大量的文字是写作者自己以及冷漠自私的祖父母,但作者真正关心的,是那些被忽视的、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、质朴善良的劳动人民。她说:“在这样的年代,我没发现一个有钱的人蹲在洋车上;他有钱,他不怕车夫吃力,他自己没拉过车,自己所尝到的,只是被拉着的舒服滋味。”从这些朴素而让人感动的文字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善良的灵魂发自内心的、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。
萧红的文笔细腻自然,能生动地表现儿童率性的一面,“我得知他们的意思是说旧皮球还没有破,不能买新的。于是把皮球在脚下用力捣毁它,任是怎样捣毁,皮球仍是很圆,很鼓,后来到祖父面前让他替我踏破!祖父变了脸色,像是要打我,我跑开了!”我很喜欢这样的语言——清纯自然、充满了童稚。我把我喜欢此文的理由说出来,不仅仅希望孩子们能记住《蹲在洋车上》,也希望我能感染他们去阅读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,那是我极力推荐的一本好书。
孩子们读了这篇随笔后惊喜地发现:原来写读后感时,可以适当引用原文的某些语句佐证,还可以夹叙夹议,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,激发阅读的兴趣。这样写读后感就不困难了。
观伊朗的《一次别离》有感
最近看了伊朗的《一次别离》,很好的一部电影。看后到处推荐。办公室几位同事纷纷看了。中午为此引发了一场大争论。大家各执己见,莫衷一是。
周生说,她同情男主角纳德,他是一个善良、有责任感的人,他对那场官司的坚持是对的,他的做法是值得同情的。
胡生说,他看到了伊朗的光明的未来,投胎在伊朗比投胎在中国好,因为,在伊朗,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。
我是这样想的:男主人公纳德虽然对自己的父亲尽了孝心,但他对周围人是冷漠麻木的。他并不爱自己的妻子(看不出来),对女儿,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疼爱,而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。他对妻子的请求,对女儿的哀告,都能做到无动于衷,对保姆的悲惨境遇和苦苦挣扎,他毫无感觉,这是一个宽厚善良的男人吗?善良不应该只是体现在他能赡养父亲,善良更要体现在对陌生人,对周围人的同情、宽容和原谅上。
一个在弱者面前,都咄咄相逼,不依不饶的男人,尤其是在一个贫穷无助的弱女人面前,都不知道低头,不知道妥协和弯曲的男人,这是一个善良有道德的男人吗?他不厚道,不包容,不自省,不悲悯。所谓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如果他对那个勤劳、善良、隐忍的穷保姆,有一点点尊重,有一点点同情和关爱,他就不会把他人和自己的家庭逼得走向痛苦的边缘。
作为一名女性,我庆幸生活在中国,我可以和陌生男人随意说话,微笑,甚至产生感情,可以有人性的自由和欢爱。而在伊朗这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,女性的生活是压抑的,男权至高无上,渗透在国度里的每一处。浸润在这种文化中的男人们:自以为是,不肯示弱,不懂得女人,不懂得理解他人、不宽容,不谅解。男性造成了女性的悲剧,同时也酿造了自己的悲剧。
《一次别离》中, 很多细节的铺排,表达不动声色,却又很触动人心。 向导演和演员致敬!
我让孩子们给我的这篇观后感找缺点,他们一下就找到了:没有概括电影的内容,而是一味作评价。是的。没有看过此电影的读者,是很需要了解故事情节的,否则不知所云。由此,学生提炼出读后感(或观后感)最常见的写法是: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(大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),再阐发相关的感受(重在写“感”,要占全文的大部分内容为妙)。
老师且读且写,并用之于教学,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都是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的。以上内容可见一斑。